Other
-
2002~2022
本文写于18岁生日 Written on my 18th birthday. Sorry, no English version for this post now. 你们之中,有多少人亲眼看过流星?有朝一日能站在晴朗的夜空下看着流星从头顶上方划过一直是我人生的一个夙愿。如今回忆起来那天已快过去四年了。 查好时间,穿上外套,爬上宿舍的最高层,我坐在台阶上等待着只会出现在梦里的那一刻。但是他们说,北京的夜晚从来看不见星星,更何况这里是北京的朝阳。等到十一点,离预计流星雨来临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小时,我叹了口气,揉了揉干涩的眼睛,原处的灯火在视网膜上留下了斑斑余影。和我一起看流星的还有一位朋友,他似乎也等不下去了,转过头,看着还在仰头的我说:“要不,咱回去?” “再等半小时。” 然而,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我看着夜空中厚厚的云层,心想可能不会有流星能够在进入云层后还未燃烧殆尽。我的身体向后一倒,紧绷的眼眶逐渐放松,跟着云层后的星星一起眨了下眼。就在此时,略微感到疲惫的双眼本能地捕捉到了一丝光亮,它拖着尾迹摇曳着划向了视线下方,如同闪电一般撕裂夜空,极易辨识,肆意妄为地向我炫耀着它和其他流星的不同,然后迅速与黑暗融为一体。那颗流星短暂的出现让我和朋友有一段时间没回过神。下楼途中,我一直在思考是自己太幸运或是老天给我的一个惊喜彩蛋。我至今依然没有答案,但是那一夜的惊艳与美丽永远被我留住了,也像一粒种子一样埋在了我心中,野蛮生长。 如果说流星是这个宇宙给人类在生活中埋下的彩蛋,那么我着迷于其他许许多多的彩蛋。有些似乎很没有道理、甚至无意义。莎士比亚是1611年出版的詹姆斯王《圣经》第一版埋下的彩蛋(也许),兔子珠宝是《假面舞会》永恒的彩蛋,那么属于我的彩蛋又是什么呢?二十岁了,我对此的回答或许是活着的美好和意义吧。不知从何起,我便开始向往月球,它是我作为生命个体存在的一个终极安慰。头像用的是宇航员,手环上写着“探月”,最喜欢的游戏是《去月球》,就连最近爱上的动漫结局是去月球,参加的天文比赛还是关于月球的,我也总想在那该死的月球上建那该死的月球基地。 我清楚地明白,这个月球的“彩蛋寄托”是那么的遥远,非常容易就会被现实击垮,把我也一同粉碎干净。所以我想尽量不纠结于每天酸甜苦辣的细节,永远对未来保持好奇心,就像等待流星那样等待下一幕惊艳与美丽。我的一个大学朋友问我:“为什么你会觉得分数不那么重要?”我没有告诉他真实的想法。比起实实在在的拿A,我更在意知识令我毛骨悚然和敬畏的时刻。最近一直在学计算机科学的离散结构,教授在课上说:“我们不仅在证明这个数学命题,更在讲一个故事,讲一个能让上帝感动的故事。”当见识到了那些简洁到极致的证明时,对我的震撼完全不亚于见到流星。这一幕幕的惊喜延展了我五官和其他生理上带来的快乐,那是一种真正、纯粹的快乐,似乎能将我从个人成就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它,是那么的令人敬畏。可能和去月球造月球基地一样,虽然很荒谬,但那是我的心之所向,于自己来说是一种终极的敬畏。如果有一天,我可能会服从于现实,不再抬头看星星,也不再想月球基地的事儿,失掉了那种“奇幻和惧怕形成的甜美融合”,那时的我一定会很伤心、很难过吧。